西财红宝书原创团队!
  • 扫一扫关注微博:

  • 扫一扫关注微信:

  • 扫一扫安装APP:

收起左侧

马理论专业课,需要按书挨着背吗

[复制链接]
查看: 16|回复: 1

1

主题

0

回帖

10

积分

考研新手

积分
10
发表于 昨天 10:2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 四川
求助一轮还没有背完,可以直接放弃开始被考试大纲里(外加框架)的拿?还是说必须按书挨着背啊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昨天 14:43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四川成都
完全可以放弃逐页背书,优先从考试大纲和框架入手,这是更高效的应试策略。尤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类体系性强的学科,框架+考点的背诵方式远比逐字逐句啃书更能抓分。

### 1. 为什么不建议“按书挨着背”
- 信息过载,抓不住重点。教材内容繁杂,包含大量解释、案例和拓展,直接背诵会消耗过多时间在非考点上,导致一轮复习进度缓慢。
- 缺乏体系,记忆零散。马克思主义理论(如马原的唯物史观、政经的剩余价值论)有严密的逻辑框架,逐页背诵会割裂知识点间的联系,后期难以综合运用。
- 时间成本高,性价比低。一轮未结束时,时间通常紧张,逐书背诵容易陷入“背了就忘”的循环,打击备考信心。

### 2. 「大纲+框架」背诵的核心步骤
#### 第一步:拆解大纲,锁定核心考点
1. 把考试大纲里的“一级标题”(如“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”)、“二级标题”(如“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、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”)梳理成清单。
2. 用不同颜色标注“高频考点”(可参考历年真题,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如“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”)和“低频考点”,优先背诵高频内容。

#### 第二步:搭建框架,串联知识点
以“马原-唯物辩证法”为例,框架可这样搭建:
```
唯物辩证法
1. 两大总特征:联系(特点:普遍性、客观性、多样性)、发展(实质: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)
2. 三大规律:对立统一规律(核心,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)、量变质变规律(辩证关系)、否定之否定规律(发展方向与道路)
3. 五对范畴:原因与结果、必然性与偶然性、可能性与现实性、现象与本质、内容与形式
```
- 先背“框架骨架”(如“两大总特征+三大规律+五对范畴”),再填充每个部分下的具体知识点。
- 背诵时多问“为什么”,比如“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”,用逻辑串联减少机械记忆。

#### 第三步:结合教材,补充细节
- 框架搭建后,若对某个知识点理解模糊(如“商品的二因素”),再回到教材对应章节,只看该知识点的解释部分,不用通读整章。
- 重点关注教材里的“定义句”“总结句”(通常是段落首句或尾句),这些是考试中简答题、论述题的核心采分点。

### 3. 马克思主义理论背诵的关键技巧
- **关键词记忆法**:不背完整句子,提取核心词。比如“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”,只需记住“科学性、革命性、实践性、人民性、发展性”五个关键词,再用自己的话串联。
- **真题导向法**:把近5-10年真题的主观题答案拆解,总结高频考点的“答题模板”。比如论述题“如何理解共同富裕”,通常需要包含“定义+理论依据(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)+实践路径”,按模板补充知识点。
- **定期复盘法**:每天睡前用10分钟默写框架(只写标题和关键词),每周日复盘一次本周背诵的框架,遗忘的部分标记后重点巩固。

---

完全可以放弃逐页背书,优先从考试大纲和框架入手,这是更高效的应试策略。尤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类体系性强的学科,框架 + 考点的背诵方式远比逐字逐句啃书更能抓分。
1. 为什么不建议 “按书挨着背”
信息过载,抓不住重点。教材内容繁杂,包含大量解释、案例和拓展,直接背诵会消耗过多时间在非考点上,导致一轮复习进度缓慢。
缺乏体系,记忆零散。马克思主义理论(如马原的唯物史观、政经的剩余价值论)有严密的逻辑框架,逐页背诵会割裂知识点间的联系,后期难以综合运用。
时间成本高,性价比低。一轮未结束时,时间通常紧张,逐书背诵容易陷入 “背了就忘” 的循环,打击备考信心。
2. 「大纲 + 框架」背诵的核心步骤
第一步:拆解大纲,锁定核心考点
把考试大纲里的 “一级标题”(如 “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”)、“二级标题”(如 “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、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”)梳理成清单。
用不同颜色标注 “高频考点”(可参考历年真题,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如 “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”)和 “低频考点”,优先背诵高频内容。
第二步:搭建框架,串联知识点
以 “马原 - 唯物辩证法” 为例,框架可这样搭建:
plaintext
唯物辩证法
1. 两大总特征:联系(特点:普遍性、客观性、多样性)、发展(实质: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)
2. 三大规律:对立统一规律(核心,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)、量变质变规律(辩证关系)、否定之否定规律(发展方向与道路)
3. 五对范畴:原因与结果、必然性与偶然性、可能性与现实性、现象与本质、内容与形式
先背 “框架骨架”(如 “两大总特征 + 三大规律 + 五对范畴”),再填充每个部分下的具体知识点。
背诵时多问 “为什么”,比如 “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”,用逻辑串联减少机械记忆。
第三步:结合教材,补充细节
框架搭建后,若对某个知识点理解模糊(如 “商品的二因素”),再回到教材对应章节,只看该知识点的解释部分,不用通读整章。
重点关注教材里的 “定义句”“总结句”(通常是段落首句或尾句),这些是考试中简答题、论述题的核心采分点。
3. 马克思主义理论背诵的关键技巧
关键词记忆法:不背完整句子,提取核心词。比如 “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”,只需记住 “科学性、革命性、实践性、人民性、发展性” 五个关键词,再用自己的话串联。
真题导向法:把近 5-10 年真题的主观题答案拆解,总结高频考点的 “答题模板”。比如论述题 “如何理解共同富裕”,通常需要包含 “定义 + 理论依据(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)+ 实践路径”,按模板补充知识点。
定期复盘法:每天睡前用 10 分钟默写框架(只写标题和关键词),每周日复盘一次本周背诵的框架,遗忘的部分标记后重点巩固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|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于我们

商务合作

客服热线:138-805-77835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手机APP  小黑屋  

Copyright;  ©2007-2024    Powered by swufeky.com  版权所有:小财恒硕教育  蜀ICP备12020230号       技术支持:推来客网络